2010年陕西省下半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几种主要争议。(15分)
要求:简洁,准确。2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主要争议有:
一是政府是否遵循经济规律,建立起双方都认可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特别是评估标准是否合理,补偿款是否充分、合理、及时。
二是整合后能否保证全国的煤炭供应,是否会出现“拉郎配”、“国进民退”等问题。
三是单纯强调单位矿井规模是否科学。
四是法律和操作层面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政府是否存在过度干预问题。
五是个别政府是否涉嫌操纵资源转让过程。
六是在煤矿权属、企业性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进行改制转让是否合理。
(二)“给定资料7”提到,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这一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20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3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山西煤炭产业呈现小、散、乱的格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腐败滋生、矿难频发,这是资源整合采取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策略的根本原因。
从措施上看,此次资源整合中,至2010年底,山西将压减现有煤矿60%以上的规模;将拥有先进开采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作为资源大整合的主力军;借助煤炭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改造,重点抓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回采率。
从整合效果看,煤炭整体产量稳中有涨,经济效益稳定,财政贡献率得以提高,安全生产形势趋稳趋好;许多企业把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等阳光产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了山西企业和企业家的形象。
因此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
(三)结合“给定资料10东梁煤矿被低价转让”这一事例,指出煤炭资源整合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25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具有针对性。3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东梁煤矿转让过程中,平鲁地区政府部门涉嫌违规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警示我们,在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规范操作,确保国有资源的安全。第一,严格把握法律和政策界限,对转让矿产的产权归属和企业性质、参与竞拍企业的资质进行认真审查,谨防国有资产被不合理地化公为私。第二,引入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力量,区分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准确合理评估煤矿储量和矿产资源价值,确定合理的转让价格,防止资源价值被人为低估。第三,坚持依法依规操作,公开招标竞拍,遵循审批程序,全程公开招标过程并接受各方监督,严肃问责制度并加大惩处力度,防止出现徇私舞弊、操纵竞拍、关联交易和腐败行为。
(四)围绕“给定资料2”提到的“朔州途径”,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逻辑严谨,表达流畅;
3.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例文】
浅议朔州途径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复兴之路
近年来,资源富集地因为大量、无序开采而逐渐走向没落和贫穷的案例可谓举不胜数。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企业走上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全国各地在煤炭行业纷纷掀起了资源整合重组的热潮,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尤以山西省朔州市的“朔州途径”最为引人瞩目。
朔州因地制宜,因矿制宜,进行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以先进生产力引路,推进兼并重组,尤其是“大进小退、优进劣退”和“以煤补林、以黑补绿”的独特做法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朔州途径”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明了一条复兴之路——加快推进资源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密切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探索创新。
事实证明,煤炭工业“多、小、散、乱”的格局,即开采企业过多过小,布局和产生秩序过散过乱,是导致煤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源,也是一些产煤地区官商勾结、吏治败坏的重要原因。这不仅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健康、科学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区域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省份转型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群众呼声,摒弃“带血的GDP”和落后的煤炭生产方式,推动区域经济走出结构单一和片面发展的困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让群众更多地受惠于经济发展,已是摆在能源产业集中地区政府面前最为迫切的执政课题。
朔州作为一个以煤炭开采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市政府认识到,无论是从资源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世界潮流,还是从产业政策、现实需要和生态环境要求等方面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实行“大进小退、优进劣退”,都是符合发展潮流和发展大局的。为此,朔州借助煤炭资源的整合重组,在全市形成了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地方民营骨干企业各占半壁河山的煤炭格局,改变了以往多、小、散、乱的局面;淘汰了落后产能,提高了煤炭回采率,大大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推进产能整合的同时,朔州市政府还实行了“以煤补林”、“以黑补绿”政策,使矿区生态得到绿化和修复,森林碳汇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矿区生态的修复和绿化带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使一座笼罩在黑云中的煤城逐步向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绿色城市转型。这启示我们,各地政府如能把产业优化与城市转型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通过政策引导实现煤矿企业增长的收入取之当地并用于当地,企业的行为由单纯向大自然索取转向更多地回馈自然的做法,必将推动城市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步伐,使人民群众真正从经济发展中获益。
朔州的今天预示着山西的明天。“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把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必将为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省份的转型开辟出一条新路,最终让全国人民在享用金山银山的物质之实时也能真切地享受到碧水蓝天的自然之美!
责任编辑(offcn)